下載專區 回首頁
風箏的飛行特性與飛機不同;雖然兩者都是重於空氣的物體( 密度比空氣大 ),但風箏本身沒有動力,必須有風方可飛行,同時須用線牽引。

風箏之所以能夠飛起來,是源於和空氣之間的相對運動;一隻風箏通常有一或數個「面」,施放者藉由放線的控制,讓「面」受風之後產生升力,當這股升力大過風箏重量所產生的重力,以及空氣所產生的阻力時,風箏便可升空。

影響風箏飛行的因素,除了風箏本身要設計與製作得宜,以及施放者需具備技巧之外,場地、風速、風向與氣候,都會影響風箏的飛行。
場地
放風箏最佳的場地是開闊、空曠、平坦的沙灘或草坪;因為,若場地大小不夠,則無足夠的空間讓施放者進退,若四周有建築物或樹林等,或是地面凹凸的山坡地,則會使風向不穩定而產生亂流,使風箏飛行不穩,同時風箏也容易掛到建築物或樹上。此外,也要避免在人煙稠密的地方放風箏,以免干擾他人。
風速
風箏能否放飛跟風速息息相關。不同的風箏因其結構設計的差異,而各有其適放的風速;有的風箏適合在2、3級風時放飛,有的在6、7級強風時也可以放飛。不過,一般而言仍以2~4級風最適合放風箏,各種結構的風箏都可以在這個風速下放飛。現今還發展出一種超微風型風箏,此種風箏因重量極輕,只要利用在室內走動時所產生的相對運動,即可使風箏飛起來。
風向
風箏飛行時的穩定與否,會受到風向的影響;當場地周遭有高大的建築物、樹林或山坡時,因地形所造成的風向不穩定,會使風箏難以起飛,或是起飛後飛行方向不定,難以掌控。
氣候
放風箏最好在晴朗的日子,下雨會淋濕風箏,打雷則會有被雷擊的危險,陰天雖然看似不錯,但因氣壓較低,因此會降低浮力,同時風箏也會因空氣潮濕而沾染濕氣,因而增加重量,因此陰天時風箏無法飛高,同時,一旦下雨還會來不及收回風箏。
 
到上面